全自动立式颗粒包装机检修规程
一、总则为确保全自动立式颗粒包装机(以下简称“包装机”)安全、稳定、高效运行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保障产品质量与生产连续性,特制定本检修规程。本规程适用于食品、医药、化工等行业中使用的全自动立式颗粒包装机的日常维护、定期检修及故障处理。
二、适用范围
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型号的全自动立式颗粒包装机,包括但不限于:DXDK系列、VFFS(Vertical Form Fill Seal)型、PLC控制型等主流机型。各使用单位应根据具体设备结构、制造商技术资料及实际工况,在本规程基础上制定细化操作细则。
三、检修原则
1. 安全第一: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、气源,并悬挂“禁止合闸”警示牌,严格执行上锁挂牌(LOTO)制度。
2. 预防为主:坚持“以养代修、养修结合”的方针,推行点检制和计划性维护。
3. 规范操作:检修作业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的技术人员执行。
4. 记录完整:每次检修须详细填写《设备检修记录表》,实现可追溯管理。
四、日常点检内容
每日开机前及停机后应进行以下点检:
1. 电气系统:
检查控制柜内接线是否松动、有无烧焦异味;
触摸屏、按钮、急停开关功能是否正常;
各传感器(光电、接近开关等)是否清洁、对位准确。
2. 气动系统:
气源三联件(过滤器、减压阀、油雾器)是否正常工作;
气管有无老化、漏气,气缸动作是否顺畅;
压力表读数是否在0.5~0.7 MPa范围内。
3. 机械传动部分:
主电机、伺服电机运行有无异响、过热;
同步带、链条张紧度是否合适,有无磨损;
轴承、导轨润滑是否良好,有无干涩或卡滞。
4. 成型与封口机构:
成型器是否清洁、无变形;
纵封、横封加热块表面是否平整、无积碳;
封口温度设定值与实测值偏差≤±2℃。
5. 供料与计量系统:
料斗内无异物,下料口畅通;
螺杆计量器或量杯装置运转平稳,计量精度符合要求(通常误差≤±1%);
振动给料器振幅正常,无异常噪音。
6. 包装膜输送系统:
膜卷安装牢固,导向辊转动灵活;
色标电眼灵敏度正常,能准确识别色标;
膜张力调节适当,无跑偏、褶皱现象。
五、定期检修项目
(一)周检(每周一次)
清洁整机外部及内部粉尘、颗粒残留;
检查并紧固各部位螺栓、连接件;
对导轨、丝杠、轴承等运动部件加注专用润滑脂;
校验计量装置重复性与准确性;
测试紧急停止功能及安全防护装置有效性。
(二)月检(每月一次)
更换气源三联件中的滤芯(如适用);
检查加热管绝缘电阻(≥1 MΩ)及温控系统响应速度;
检测伺服/步进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是否稳定;
清洗或更换真空泵油(如配备抽真空功能);
检查皮带、链条磨损情况,必要时调整或更换。
(三)半年检(每六个月一次)
全面拆检纵封、横封机构,清除积碳,检查加热片老化程度;
对PLC程序进行备份,检查I/O模块状态;
校准所有温度、压力、位置传感器;
检查减速机润滑油质与油位,必要时更换;
进行整机运行性能测试,包括包装速度、封口强度、计量精度等关键指标。
(四)年检(每年一次)
由设备厂家或专业维保单位进行全面检测;
更换易损件(如密封圈、刮刀、切刀、加热丝等);
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绝缘测试与接地电阻测量;
出具年度设备状态评估报告,提出大修或更新建议。
六、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
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措施
---------- -------- --------
包装袋封口不牢 温度不足、压力不够、加热块脏污 调高温度、调整气缸压力、清洁加热面
膜跑偏 导向辊不平行、张力不均、膜卷偏心 调整导向辊角度、重新调节张力、更换膜卷
计量不准 螺杆磨损、料斗堵塞、参数设置错误 更换螺杆、清理料道、校准参数
无法启动 急停未复位、安全门未关、电源故障 复位急停、关闭安全门、检查供电
切刀不断膜 刀片钝化、气压不足、同步信号错位 更换刀片、调高气压、校正切刀相位
七、安全注意事项
1. 检修时严禁在设备运行状态下进行内部作业;
2. 高温部件(如封口器)检修前须冷却至室温;
3. 使用酒精、丙酮等清洁剂时注意防火防爆;
4. 更换电气元件必须断电并确认无残余电压;
5. 检修完成后须进行空载试运行,确认无异常后方可投入生产。
八、附则
1. 本规程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与修订;
2. 各车间应组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定期学习本规程;
3.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原有相关制度与本规程不符者,以本规程为准。
编制单位:设备工程部
审核人:XXX
批准人:XXX
实施日期:2025年XX月XX日
注:实际应用中,请结合具体设备型号的技术手册及国家相关安全标准(如GB/T 16769《金属切削机床 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》、GB 5226.1《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:通用技术条件》等)进行补充完善。



